笑談網頁設計&笨蛋學習之路的心得

從澳洲打工度假回來之後 , 我開始思考我自己所謂的定向在哪裡。
或者哪方面的程式語言是我最擅長的。
我對於我自己的美感有一定的自信了。
特別是遊戲設計 或者是 旅遊設計  之類的 畢竟工作關係
但是後來開始越來越專研到底要不要做RD這件事情在台灣 。
但是說真的RD工作真的千奇百怪,我甚至都懷疑我自己要說RD
還不如說會寫程式碼的DESINGER & CODER
後來我看到一個工程師的文章

笑看我的學習之路 - 章立民

他真的很打動我的一些內心困惑的事情

如何讓自己與眾不同
如果要在這個產業長久發展,你必須讓自己與眾不同,而不同之處不僅僅是技術而已。
我很喜歡問開發人員一個問題:「除了高人一等的技術能力之外,你還有什麼?」我 常跟別人說,你再會寫程式,你也只是個程式設計師。這句話聽起來或許很傷人。不過就像過去很多人問我寫書要寫到幾歲一樣,我以前從來不覺得這是個問題,但 是當年紀大了,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。因此我現在問你,你要寫程式寫到幾歲呢?難道你要一輩子寫程式嗎?你以為每一位會技術的人都可以像Bill Gates一樣嗎?你以為Bill Gates就只是會技術嗎?他沒有其他的特質嗎?
也不是說你不能一輩子寫程式,不能一輩子當技術人員。因為有些人真的不適合當主管,不適合開公司做生意。如果真的想要長久做技術研究,你就需要一個比較穩定的環境。可能是在學校或研究單位,亦或是大型的私人企業。大家要早點想這個問題,畢竟中年轉業不容易啊。
我也常告誡人,不要讓高人一等的技術能力成為反效果。 正所謂:「工作的金字塔,一人抵三人。」。你技術能力強,以一敵三,老闆為什麼要幫你升職,因為要用三個人補你的缺,而且你真的看起來不像個主管。為什麼 升任主管的常常是你認為技術不太行的,只會耍嘴皮子的。結果是什麼呢,你花了很長的時間與很大的努力來證明自己,可是等你年紀大了,公司可能覺得你太老, 不想給你機會。唉!真是殘酷啊!
或許你可以思考如何進一步融入「熱情」「人文素養」與非技術的「專業素養」,或許這樣,可以讓你更發光發熱。我在2007年之前的好幾年都不講研討會,因為我不覺得我可以講得比以前更好,我覺得難以再超越過去的成績,我有疲憊感,也就是說我沒有熱情。與其勉強上台,還不如不上台。假設我自己都不熱愛這樣的工作,如何讓聽眾去熱愛呢。不要忘記,任何人比你都敏感。千萬不要以為可以混水摸魚,矇混過關。
我還想問你,你的特質是什麼。為什麼同一首歌,由不同的人演唱,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。因為他捉住其中的感覺,能做最佳的詮釋。反過來說,量身訂製,因此你應該尋找最適合你的表現方式。
千 萬記得,在演講、講課或做簡報時,是不可以忘我的,要隨時與台下觀眾保持互動。所謂的互動不見得是言語的互動,而是透過你的眼神、話語和肢體語言來傳達訊 息,而從聽眾的表現、坐姿等等,都可以看出他們的反應,並隨時動態調整。因此我較不喜歡列出太細的項目,保持動態調整的彈性,而且準備的內容應該要比實際 的會議時間來得長和豐富。
-




我只好把這篇文章當我的勵志開心分享文了

1.熱情

半年前開始我還是持續有在追尋到底怎樣的 完美主義逼死自己這件事。 覺得每件事情都要有一個完美的開始 ,跟完美的結束。
但卻發現 其實我覺得實作力比起完美主義來講 更勝於重要。 事情有完成一部分 或者大概 60% 我覺得就可以有一個完整的結束了。
2.分類
每個事情要冷靜的分類 。小至煮菜 都要有所謂的 買菜,備料,煮飯,擺盤,洗碗
越好的分類 你都甚至在時間分配上會有更有效率的做法。
甚至 我現在寫文章我都在做分類這件事
3.人文素養
我覺得不管怎樣都要提醒自己,謙虛這件事情很重要 modest 可以幫助你不會照成別人一輩子的誤解。有些時候大家很容易在自己專業的領域會有一種自視甚高的感覺。 但其實我們都可以選擇對於誰的事情有所堅持 。
後來我覺得。。。 我相信我自己可以了解我們自己需要的狀況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